農夫悲歌:我們努力建設 水貨倉盡情破壞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6/30 14:03

最後更新: 2016/06/30 17:51

分享:

分享:

限期已到!在元朗新田耕種半個世紀的梁日信終敵不過水貨倉,陪伴梁家無數日與夜的農舍隨時被收地,此刻耕地能保住,但全面收地是3至5年內的事,梁日信不忿氣,因為收地不是建屋,是建水貨城。

現年64歲的梁日信,是信芯園園主,1960年代內地來港,爸爸幫手在慈雲山做了3年小販後,全家搬入新田小磡村租地耕種,種菜、養豬、養白鴿,至90年代政府不容許養農作物,他們就集中耕作。

他不是原居民,多年來均租地耕種:「逾半世紀都留在這裏,農業養大我,養大我的子女,連父母都留村內終老。」他坦言:

香港做農夫很困難,但我不想做社會負累,我想自力更生;經濟效益不大,但教育意義重大,至少要俾下一代知道甚麼是農田。

面對農地都變了水貨倉,梁日信無奈唏噓。(張永康攝)

面對近年水貨倉在村中愈開愈多,本來專營劍蘭、百合的他,在數年前開始,用休耕期種稻米,留起部分自用後,大多收成都捐給社區中心及獨居長者,望報答昔日鄰居在家境困難時的一飯之恩,並期望喚起社會關注,為下一代保護農地。

事與願違,去年梁日信被通知會收地,擬申請法援,卻因無領綜援、不合資格被拒,至今仍有交租,卻未收到新租約副本,至上周收到通知,需於6月29日前交回農舍所佔2/3土地。他慨嘆:「業權問題複雜,地產商平租給我,但部分原居民要收地,這邊有人叫我不用擔心,那邊就收信通知將有執達主任收地。」他不忿:

如果是建屋,可以給年輕人住,我無所謂,但若要轉做水貨倉,我就寧願為下一代守護農田,繼續自力更生。

據了解,收地位置佔農舍的2/3,包括他與太太居住的地方、擺放農業設施及裝備的倉庫,以及用作培苗、教小朋友耕作的有蓋空地。這裏不單是梁日信成長之地,更是一家人最後聚餐的位置。他唏噓說:

就在這裏,一家人齊齊整整食了最後一餐,那餐之後,媽媽走了,兄弟姊妹各有生活,愈行愈遠了。

滿載梁家回憶的農舍將隨收被拆,此情不再。(張永康攝)

他帶記者在村中穿插,看剛收成的粟米,爬上屋頂觀察。他慨嘆:

那邊以前全是農地,現在都變成水貨倉、貨車場,我們努力建設,他們就盡情破壞。

梁日信解釋,村內以前十分荒無,加上大多屬私人地,政府不負責修路。從前鄉親知耕作不易,一直收取象徵式租金,但隨著老一輩漸漸離世,人情味淡了不少,加上政府對農民支援不多,難再覓地經營。他形容自己大半世生計都被毀了。他說:「多年來,我們一有錢就投資水利、農業設施,無想過要買地買屋,現在辛苦大半生,甚麼都沒了!真的孤立無援!」

梁日信拿着粟米收成,笑得合不攏嘴。(張永康攝)

被問到下一步計劃,他直言,無錢請律師,面臨迫遷只可搬走:「住了逾半世紀,最近已盡量將重要物品暫存親友家,但農業設施及工具多,未知可以搬到哪裏!」

他笑指,自己較「老土」,喜歡菲林相機、用黑白螢幕的手機,即使估計未來3至5年間,農地都會被收,但會努力至最後。

即使要搬走,我不會放棄這裏,大半生人的心血,全都在這裏,子女長大了,沒甚麼需要擔心,我無讀過書,但承諾給年花客人,就要做到!

梁日信希望守護農田,耕種到最後一刻,信守承諾每年給客人送上年花。(車耀開攝)

撰文 : 鄧穎琳 經濟日報記者